廣州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對歐盟進出口貿易規模擴大,總值達423.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9%。但海關同時提醒,由于歐元區經濟復蘇步伐放緩、歐元兌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影響,廣東對歐盟貿易前景不容樂觀。
歐盟是中國制造業大省廣東的第二大出口市場。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對歐盟出口298.8億美元,增長27.2%,略低于同期全省外貿出口總體增速;自歐盟進口124.5億美元,大幅增長44.5%,略高于同期全省進口總體增速;對歐盟實現貿易順差174.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擴大24.6%。
統計顯示,在去年11月止跌回升后,廣東對歐盟貿易出口總體呈現“波動復蘇”態勢,這與歐盟地區遭受債務危機沖擊、歐元匯率變動有直接關系。
據海關統計,今年3至5月,廣東對歐盟地區出口增速連續3個月低于全省外貿出口總體增速的背景下,6月出口情況才有所好轉,比全省外貿出口總體增速高5.2個百分點。
對歐出口的波動復蘇還體現在出口商品增速上。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對歐盟出口前10項商品中,有8項呈兩位數增長,但其中半數商品增速低于廣東同類商品對全球出口整體水平。
海關提醒說,雖然今年上半年廣東對歐盟貿易實現較快增長,但當前歐盟經濟緩慢復蘇過程中仍存在不少變數。由于失業率攀升、消費信心不足,歐元區經濟復蘇步伐放緩,這勢必影響下半年廣東對歐出口。
其次,歐元對人民幣貶值也會抑制中國對歐盟出口。此外,歐盟地區貿易保護主義日益頻繁且力度加大,頻繁發生的貿易摩擦增加了中歐貿易復蘇中的不確定因素,也會對下半年廣東乃至全國對歐盟出口態勢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