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列扶持和調控政策之下,豬肉價格雖未掉頭向下,但漲幅已現回落之勢。而水產品價格自5月以來則持續上漲,部分產品累計漲幅超過20%。
商務部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7月11日至17日)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價格小幅上漲。其中,豬肉價格上漲0.2%,漲幅縮小2.1個百分點;8種水產品平均批發價格上漲1%,已經連續11周上漲。
為穩定豬肉價格,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確定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一系列增加生豬供給和保障豬肉價格穩定的措施出臺,將有利于平抑豬肉價格。
農業部總經濟師陳萌山表示,目前生豬存欄已連續四個月增長,養豬效益的提高增加了農民補欄的積極性,“從目前生產走勢看,當前種豬銷售上升迅速,能繁母豬存欄連續2個月增長,仔豬存欄連續5個月小幅增長,我們預計下半年生豬出欄將逐步增加,市場供應是有保障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正值淡水魚養殖期和伏季休漁期,加之夏季運輸及保鮮成本上漲,8種水產品平均批發價格上漲1%,其中鰱魚、大帶魚和鯽魚分別上漲2.9%、1.3%和1.1%。
記者注意到,由于今年5月以來南方部分地區旱澇急轉的天氣,給當地水產養殖業造成了明顯的沖擊,部分水產品價格漲幅超過20%。
陳萌山表示,從總體看,全國水產品市場保持平穩,政府采取災后恢復措施,加上采取淡水損失海水補、災區損失全國補的措施,水產品的供應也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