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服務業發展將迎來新的飛躍,根據“十二五”相關專項規劃,預計至2015年上海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專業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15%以上,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0家。
上述量化預期指標昨日正式公布,這也是上海首次宣布“十二五”期間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相關指標。
昨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市商務委主任沙海林對上海市政府最新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進行解讀。
沙海林透露,目前正在根據《意見》制定《上海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提出的相關預期指標包括市場流通規模、貿易總量規模、服務競爭力、貿易便利化等諸多內容。
在市場流通規模方面,《規劃》提出相關預期指標為:商品銷售總額突破8.7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萬億元,年均增長爭取達到15%;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8500億元,網絡購物占上海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0%。
“這些指標是我們測算出來的,根據現在我們的投入,有一個平均增長速度,以及我們將來要實現國際貿易中心的功能,必須要達到這樣一種水平!鄙澈A直硎,這些指標是預期性的,不是指令性指標。
此外,《規劃》中提及的上海發展服務業的相關指標尤為值得關注,在2010年上海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突破千億美元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這一指標將“翻一番”。
然而,上海推進服務業發展面臨的體制、稅制等環境亟須突破。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也在多個場合提及,未來上海要加快服務業發展,必須依靠制度創新。
今年上!皟蓵闭匍_期間,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曾經透露,今年上海要積極爭取中央關于增值稅擴圍試點的有關政策。對此,上海市財政局的相關報告中也指出,上海市已經研究提出了在一些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實行增值稅擴大征收范圍的改革預案。
本報記者獲取的《意見》相關文件中也提出“進一步研究擴大對外開放政策”,具體包括:研究并推動制定符合國際慣例的服務業、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等稅收政策;進一步擴大外資參與文化、教育、醫療、中介等專業服務業領域的發展;對服務貿易進出口業務給予政策支持等。
對此,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菅和平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也表示:“服務業開放試點,會和國家有關部門進行研究和商討,在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夠在上海先行先試!
但是,對于備受媒體關注的“離境退稅”政策,沙海林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我們討論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明確提出來。我們討論過這個問題的可行性,也想去爭取,但是我們迄今沒有正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