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周五公布的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沒有太多意料之外的內容,但美盤的大豆卻仍然強勢走高,美豆11月合約價格當日收于953.2美分/蒲式耳,上漲7.2美分。最近三個交易日,該大豆合約持續漲幅已逾50美分,約5.5%。
“外盤持續走強是因為美豆的庫存緊張,而出口狀況卻保持在高位,且中國的大豆進口也支持美盤的走強。”方正期貨分析師羅江華指出。
上周五USDA預測稱,當前市場年度和2010~2011年的中國大豆進口預期均比此前提高了2%左右,而中國2010~2011年度的大豆需求則從4900萬噸上調至5000萬噸。
但隨著中國去年大豆進口量達到4000萬噸以上之后,市場對今年中國進口量再創新高早有預期,此時USDA公布的中國需求的增加數字似乎不足以引起資金對這一因素的炒作,行情的爆發還得從大豆生長的周期上找原因。
一位資深期貨分析師就坦言:“美豆的關鍵生長期8月份距離越來越近,結莢率的高低將最終決定大豆單產好壞,在此之前,幾乎每年資金都會利用天氣等影響大豆生長的因素做文章!
除報告中提到的2009/2010美豆庫存下降和對天氣的不確定外,亦有業內人士將大豆走強的關鍵歸因于美元等系統性因素。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分析師江川表示:“歐元兌美元連續上漲、美元近期走弱可能是大豆等農產品[15.80 0.57%]整體上漲的關鍵,包括玉米等農產品價格皆有上漲。如在美盤玉米12月合約近一周就從343美分瘋狂拉升至將近400美分!
不過,rabobank資料顯示,由于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總體供應寬松,而庫存持續增加,這可能會抑制美豆的反彈空間。USDA報告中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其7月公布的全球大豆產量預期為2.513億噸左右,而6月數字僅為2.499億噸。
此外,CFTC持倉報告亦表明,截至7月6日當周,CBOT大豆非商業持倉多頭為82979手,略有下降,空頭為81284手,較前次統計狂增13771手。江川提醒:“美豆凈多單有所減少,后期資金推動的反彈力量或將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