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guage: English
- 信托或公司服務提供者牌照編號: TC001160
一
5月12日,歐洲議會全體會議通過非立法性決議,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到底是什么回事?眼看中國在入世談判時確定的“過渡期”就要滿。按照當時的約定,中國將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這本來是很清楚的。為什么歐洲議會要出爾反爾?實際上,所謂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不獨歐洲議會,美國也有類似聲音。大選年使得政治家們更多地考慮國內政治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政治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
歐洲議會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并不突然。早在2014年底,當時新上任的歐盟貿易委員瑪姆斯托姆(Cecilia Malmstrom)就曾表示,她將就中國是否應獲得市場經濟地位與其他歐盟委員探討,但目前無法說中國滿足了所有相關標準。這次歐洲議會以中國不符合五個標準為借口,是站不住腳的?;蛟S,我們可以將此作為一種風向的試探。歐洲議會雖然通過了決議,但還是注意到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注意到歐盟必須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從現實來看,歐盟委員會的態度仍可算積極。
二
談到這個問題,就不能不回到15年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歐美等拒絕承認中國企業市場經濟地位,談判中設置了15年的過渡期。當時中國負責具體談判事務的龍永圖指出事實的真相。當時談論的根本不是中國是不是“市場經濟國家”,而是中國的企業是否享有“市場經濟地位”,二者的主體是不同的,中國企業2016年12月將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更是擲地有聲——“請遵守承諾”,態度簡單明了。這時,中國需要的不是討價還價。討價還價是談判階段的事,現在所要的是談判成果的落實,而不是其他。
過渡期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也是一種煎熬。在過渡期內中國企業在歐洲市場銷售商品,被指控傾銷,應訴所參考的可能是其他國家的成本價格信息。中國本來就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這么做極不公平。眾多中國企業期盼過渡期盡早結束,可以自己的市場決定的成本和價格信息作為依據,參與公平競爭。中國企業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肯定會對歐洲市場上的部分企業造成沖擊,特別是對一些歐洲脆弱產業,例如鋼鐵、陶瓷、紡織和自行車等等。在這些產業缺乏競爭力的南歐國家有著極強的利益訴求,不希望中國企業得到這樣的地位。有競爭力的國家,如英國、荷蘭和北歐國家,則有著不同的態度,但其中也有分化。國際問題的復雜性在這里表現得淋漓盡致。弱勢產業的國家擔心不能和中國企業競爭,失業率上升。但實際上,這些弱勢產業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與出口中國企業所創造的就業崗位不可同日而語。也就是說,從總量上看,歐洲國家是合算的??墒牵蜆I存在結構性矛盾,失去前者崗位的不見得就能夠在后者得到崗位。這樣,在一些國家內部,出現了不支持中國企業得到市場經濟地位的聲音。
隨著過渡期的馬上結束,歐洲國家必須面對現實。它們是換一種方式和中國打交道,還是干脆撕毀約定,或者是接受現實?無論哪一種選擇,對一些國家來說都不容易。矛盾隨處可見,一方面,它們想獲取貿易收益,另一方面,它們又不肯讓出一些既得利益。
從國際交往來看,歐盟需要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需要如期履行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條約義務。一諾千金。市場經濟條件下,言而無信是最要不得的。不守信,就不會有真正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如果連說好的約定都可以任意撕毀,那么何來進一步的國際合作?在國際社會,中國無疑需要爭取道義支持。如果一個國家或一些國家可以隨意改變規則,那么其他國家就應該聯合起來反對。今天傷害到一個國家的規則,明天就可能有傷害到其他國家的規則。遵守信用的基本規則需要各國的共同維護。任何一方單方面的改變,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否則,未來的合作不可能真正進行下去。
三
公平貿易才能真正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中國企業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無疑會促進中歐貿易的發展,也有利于中歐比較優勢的發揮,從而讓中歐人民都獲得貿易便利化帶來的好處。中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意味著國際貿易爭議的解決更加方便。有貿易,就免不了貿易摩擦。中歐之間貿易額不斷攀升,傾銷與反傾銷的糾紛確實不斷。這些問題應該在貿易規則內解決,而不是武斷地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讓中國企業不能得到市場經濟地位。中國的入世協議有專門的市場經濟地位條款。據此,在反傾銷的特定范疇里提出的“要承認中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是中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這關系到中國企業在反傾銷調查中是適用世界貿易組織的一般條款還是替代國條款的問題。前者無疑有利于中國企業,后者則會扭曲中國企業行為,讓中國在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事實上,這是一個中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而不是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問題。只要中國企業能證明自己是在搞市場經濟、取得了市場經濟地位,中國企業就可以使用一般條款。
不能以不在乎的心態來看待這個事件。中國是不是市場經濟國家?公論自會有?,F實中,顯然,這不取決于歐洲議會。的確,歐洲議會承認與否,不會改變中國的市場經濟現實。但是,歐洲議會的決議仍然很重要,一旦這個決議影響歐盟委員會的決策,那么這就可能直接影響中國與歐洲的貿易往來。中歐貿易壁壘必然因此增多,貿易摩擦不僅不會減少,而且會進一步增加,貿易成本大增,受損的不僅僅是中國,歐洲自己也會受損??梢哉f,歐洲議會通過的是一個雙輸的決議,必然損害雙邊的共同利益。
四
國際經濟秩序運行中不時會有出爾反爾的事件發生。全球化過程充滿了艱辛。眾所周知,市場半徑越大,各方從分工中得到的收益越大。由于各方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各自的比較優勢不同,在分工擴大的過程中,各國內部利益會分化。不同比較優勢的部門會有不同的利益訴求。缺乏比較優勢的部門肯定會反對分工的擴大化。選票經常影響各國國內政治,不同利益集團的角力可能破壞部分規則的運行。
實際是對于市場經濟并沒有所有人都接受的定義。完全的市場經濟是不存在的。中國一直在強調資源配置中市場的作用。從最初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的表述變化,更是突出市場作用。事實上,中國已經實現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定價。同時,中國企業,即使是國有企業,也是在市場經濟中運作,也要遵守市場的基本規則。而且,純粹的國有企業已經少之又少,國有企業上市之后,市場化程度更是大幅度提升。各國的市場經濟不可避免地帶有本國特點。不能以某一國的實際為標版,說明他國不是市場經濟。即使是發達國家,市場經濟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等等,莫不如此。
至于國際貿易中的傾銷與反傾銷國際爭議,本來就廣泛存在。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則為準繩,不能以自己某方面利益受損,就說整個制度不合理,更不能以此為由說某個國家的不是。需要注意的是,近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已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里不能不提及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歐洲各國所面臨的問題。由于歐洲各國采取了不夠恰當的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不夠協調,主權債務危機問題嚴重,失業問題加上難民問題,經濟問題政治化、社會問題經濟化,政策調整的目標更是容易指向經濟。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入世是一次洗禮。價格戰是初級的貿易戰。習慣了野蠻成長無序競爭狀態的國內企業,本來就應該改變,更不能將不規范的行為帶到國際市場上。企業的低層次競爭應該讓位于更高層次的競爭。這需要一個過程,市場經濟體制本來就在不斷地完善之中。中國企業需要不斷地創新,以創新來贏得更多的競爭優勢。
世界秩序在變化。世界貿易組織、國家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已經不能適應全球經濟治理的的需要。不僅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就連發達國家自己也有改變既有秩序的愿望。美國既推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又推TTIP (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PP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日本等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的40%的12個國家達成一致。內容涉及貿易、投資等諸多方面。降低或減免關稅只是一部分。美歐之間如果就TTIP達到協議,那么由于TTIP涉及面更廣,影響力將會更大。
其他國家要怎么做,那是它們的事。中國必須在全球經濟治理秩序變化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中國需要推動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的轉變,需要在全球經濟治理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歐洲議會的這一出,只是全球化不會一蹴而就的例證,也進一步說明國際經濟政治是國內經濟政治的延伸。
?注冊香港公司的好處多,設立公司流程簡單,成立公司費用少。
注冊英國公司成為全球商人們的熱地,速度快、流程簡單、費用低。
設立納閩公司可以達到稅務減免、股權保護、資金運作流暢等優勢。
注冊開曼公司無限制貿易發展,無外匯管制,無需申報或繳納稅項。
BVI即英屬維京群島,優勢:免交離岸貿易稅、保護受益人身份。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市場機制和最大的消費市場。
塞舌爾特別執照公司(CSL)為您定價轉移建立良好的商業實質。
馬紹爾公司有助于國際貿易、證券買賣、信托及財產投資計劃等。
作為世界金融中心,新加坡成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個有力跳板。
阿聯酋是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出口國。外匯自由,匯率穩定。
可使用中英文公司名稱,允許遞交中英文的公司章程到政府公司注冊處。
了解海南自貿港公司注冊、年審、做賬、報稅、審計等工商會計財稅
瑞豐專業代理上海、天津、福建、廣東等中國自貿區公司注冊。
瑞豐德永集團直接代辦全球近30個屬地的離岸公司注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