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小视频-欧美在线亚洲-欧美在线一二三-欧美在线一二三区-欧美在线一级精品

信托或公司服務提供者牌照編號: TC001160

銀行股權上限放開外資盼加碼中國市場

2022-11-10 18:41:52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開放日問答環節上也表示:“銀監會將繼續加大對外開放,在設立形式、股東資質、持股比例、業務范圍等方面給予外資銀行更大空間。”

  外資持股中資銀行的比例將放開。

  11月10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透露,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從現在開始實施對中外資一視同仁的政策。”朱光耀稱。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原則上來說,外資將與內資一樣,有機會控股國內銀行。預計后續監管部門將就外資控股國內銀行,進一步出臺政策細則,明確具體要求。

  外資在這一政策的驅動下,會否積極回歸?“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將有助于在華外資金融機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做好多方面的安排及戰略準備,包括未來可能與潛在中資機構達成合作、獲得牌照許可及國民待遇等。”11月15日,花旗銀行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

  11月14日,華僑銀行集團財務總監陳首平告訴時代周記者,對這一政策的發展感到十分期待,并將在其細則公布后對可行性進行評估。

  一家外資行廣州分行行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持股比例放開后,與中資行合作的深淺程度,因行而異。但對于很多外資行來說,內地市場是一個機會,之前因為很多原因的限制,沒有好好挖掘,這次放開持股比例上限之后,希望能有更深度的合作。

  政策開閘

  事實上,我國對外資進入銀行始終持開放態度。2004年匯豐銀行以144.61億元人民幣入股交通銀行,獲得交通銀行19.9%的股份。此后,一批外資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開始入股中資銀行,如瑞銀集團入股中國銀行、花旗銀行持股廣發銀行、恒生銀行持股興業銀行等。

  2007年末,外資行總資產突破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比重為2.38%。

  不過此后,這一占比開始逐步下滑。

  截至2016年底,有14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內地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已經達到了1031家,其中獨資銀行37家,外資銀行的分行與支行145家,總資產達到2.93萬億元,占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為1.29%,低于經合組織(OECD)國家平均10%左右的水平。

  數據凸顯的現象是,外資銀行一方面在出售所持銀行股權,另一方面是關閉在華網點。2008年瑞銀、蘇格蘭皇家銀行先后減持中國銀行H股,分別套現8億美元、24億美元;2009年美國銀行開始減持建設銀行H股,6月高盛減持工商銀行H股;2012年花旗集團將持有的浦發銀行股票全部售出。

  而2015年后,中信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股份也先后被外資減持。減持案例逐步增多,以至于每次外資股東退出都會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此外,包括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均關閉了部分在華網點。

  “大部分減持的行都是自身有經營問題,與當前銀行業環境有一定的關系,但肯定不是主因。”上述外資行廣州分行行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09年,中國經濟換擋,銀行業增速開始放緩,不良率資產持續爆發。

  時代周報記者此前采訪的多個銀行業人士均認為,近年來外資行減持中資銀行股份,大部分是出于財務壓力或者戰略調整的原因,與中資銀行的本身問題關系不大,并且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減持,因此對中資銀行的影響很小。

  此外,由于經營思路、風控理念等方面的顯著差異,20%的持股上限也限制了外資行股東提高話語權的可能。“20%的持股上限,也意味著很多外資機構只能充當財務投資者的角色,難以深度介入經營,股票減持就是買賣。”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所有的外國銀行在本地的經營都滲不下去。這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國外也是一樣的,中國銀行業在海外也有上百年了,但是與當地銀行匹敵的話還是有困難,尤其在零售客戶方面”。

  在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看來,十多年來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不盡如人意,關鍵的原因是:因為資本金的約束,在體量上根本無法與中國的銀行相抗衡,也因此根本無法深度進入中國龐大的本地市場;中國客戶的風險邏輯與外資銀行的風險管理邏輯的錯位,使外資銀行在開拓業務中一方面裹足不前,一方面還是難以把控風險;監管政策和方式難以適應。

  外資涌動

  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業的態度,能否讓外資行加碼投入?

  花旗銀行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花旗歡迎政府機構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的各項舉措。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將有助于在華外資金融機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做好多方面的安排及戰略準備,包括未來可能與潛在中資機構達成合作、獲得牌照許可及國民待遇等。

  11月16日,渣打銀行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渣打歡迎中國逐步放寬外國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等金融開放舉措,近期出臺的在金融市場方面對外資銀行更為開放的政策,對包括渣打在內的外資銀行是巨大的鼓舞。

  “渣打會根據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來實施中國發展策略,并將積極利用這些政策紅利,把握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發揮我們的跨境和全球網絡優勢。”

  “中國對金融服務業持續開放的方向是積極的。全球性及區域性的金融機構擁有為不同市場提供產品及服務的專業知識,這些金融機構可以在中國金融服務市場持續開放的過程中幫助其中國的合作方,與此同時,向中國的企業和個人提供別具特色的服務及產品。”陳首平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對國家放寬金融服務業的外資投資比例限制,匯豐表示歡迎。更多的外資參與將有助于推動內地金融巿場的國際化,并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此前,央行國際司司長朱雋在近期的《2017·徑山報告》研討會上透露:“外資金融機構認為中國市場十分重要,并表示他們必須進入并占有部分中國市場份額,他們迫切希望中國能對銀證保三個行業實行全股比、全牌照的放開。”

  “現在開放股權上限之后,對外資行來說是自己業務布局的一個機會,是否還要中國這塊市場,這就不是一只股票的事情,如果這塊市場很重要,三五年不賺錢也要投資,賠錢也要投資。”魯政委說,外資行想要中國市場,就只有兩種選擇,重新設立一個機構,重新審批一遍;第二個就是買一個現有的牌照,提高持有比例,最后控股這個機構,顯然第二種更容易一些。

  監管層對此也做好了準備。不久前包括央行、銀監會等部門都在密集調研,就金融開放征求意見。銀監會也回復外界稱,正在積極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相關工作,研究制定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方案,以改善銀行業投資和市場環境,促進外資積極參與金融業市場競爭與發展,提升銀行業國際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銀監會7月份發布的《關于修改<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決定》中,也提及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可以發起或者戰略入股中資銀行。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開放日問答環節上也表示:“銀監會將繼續加大對外開放,在設立形式、股東資質、持股比例、業務范圍等方面給予外資銀行更大空間。”

  除了持股比例外,外資行在華的業務范圍也有望松綁。今年3月,銀監會發布《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外資銀行開展部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就外資銀行開展國債承銷、托管、財務顧問咨詢服務等業務資格進行了進一步明確,并首次明確允許外資銀行與境外母行或聯行開展跨境協作。

  控股大型銀行可能性低

  即使持股比例放開后,外資行控股國有銀行的可能性并不大。

  “即使放開,也不太可能讓外資行控股國有四大銀行,這是中國金融業的核心,被外資控股的可能性基本為零。股份制銀行和一些中小型銀行初步試點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一家股份制銀行廣東分行高層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表示,銀行業的規模體量較大,外資提高持股比例的資本金要求較高,境外機構大規模持股國內大型銀行的可能性不大,但逐步提高對中小型銀行的持股力度的可能性會相對更大一些。

  據瑞銀證券金融行業研究團隊分析,專注于特定地區或者細分市場的中國小銀行可能更受外國投資者青睞。

  吳琦說,具體來看,外資控股國內銀行,對于我國銀行業有兩方面的影響:一是有利于推動我國提升銀行業對外開放水平和服務質效,隨著國外金融機構更深度參與我國金融市場,并投資甚至控股國內銀行,將推動國內銀行治理結構的優化、經營理念的轉變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這是積極的一面。

  二是相對負面的影響,如果監管不善,也會導致金融體系風險和調控難度加大、給國內銀行業造成沖擊等不利影響,比如可能會對窗口性政策工具作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等形成制約。

  “外資行會根據自己的優勢適當介入,金融市場上,中國在零售市場上幾乎已經覆蓋了全部市場,也就不懼怕外資企業進來。”曹遠征說道。

  外資進入,外界也不必驚呼“狼來了”。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朱雋近期撰文表示,從國際經驗看,對大國而言,引入外國投資者對本國銀行沖擊有限。從銀行業自身發展來看,外資銀行的進入改善了本國銀行業經營績效,增強了經營的穩健性。

  數據顯示,從2001-2016年,德國、日本和巴西銀行業資本充足率水平穩步提升,分別從4.3%、3.9%、8.9%升至6.0%、5.5%、9.3%。同時,外資銀行并沒有沖擊國內銀行的主導地位。2016年,德國、日本和巴西的外資銀行資產占比分別為29.6%、3.8%和11.2%,國內銀行仍然穩居主導地位。

  “隨著外資銀行和股份的引入,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以及這些外資行在本國的母公司的問題會對我國銀行造成一些沖擊,增加金融體系的風險。由于它們的身份,使得監管機構可能無法實施有效監管,比如現在提的穿透監管和功能監管等,如果監管不善,就有可能會增加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吳琦認為。

?

RICHFUL瑞豐的優勢

  • 170+
    市場
    業務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 10,000+
    職員
    包括資深的專業領導層和擁有各相關專業資格的人員。
  • 20萬+
    客戶
    包括財富雜志全球500強至初創公司等不同規模的企業。
  • 4950億美元
    資產行政管理
    資產行政管理規模達4950億美元。
  • 1,400+
    港股上市公司
    為1400家港股上市公司提供投資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務。
  • >50%
    全球500強企業
    為《財富》雜志全球500強中50%的企業提供服務。

資質與榮譽

  • 信托或公司服務提供者牌照:TC001160、TC001060、TC001056
  • 香港公益金銘謝狀
  • 香港小童群益會杰出商界企業義工獎
  •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社會資本動力獎」
  • 香港最優秀企業大獎
  • 納閩國際商業金融中心(Labuan IBFC)中國授權代理機構
  • 阿聯酋一級代理
  •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一級代理
  • 香港中國商會董理事會常務理事
  • 香港職業介紹所牌照

專家團隊

Kim Jenkins
首席執行官
Andrew Cherry
首席財務官
Melanie Fitzpatrick
首席目標與人事官
Tim Leung
首席技術官
John McLean
總法律顧問與首席法務官
Jonathon Clifton
集團常務董事-企業解決方案
Chris Collins
首席企業發展官
張海亮
大中華區主管,董事總經理
王曉波
大中華區運營負責人
蔣夢南
Vistra卓佳執行董事,RICHFUL瑞豐總經理

典型客戶

公司注冊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陆丰市| 郴州市| 新平| 西乡县| 蒙阴县| 阜阳市| 阿克苏市| 塔河县| 循化| 奎屯市| 上思县| 清镇市| 托克逊县| 东乡族自治县| 衡阳县| 阆中市| 临武县| 大同县| 怀化市| 宁武县| 安西县| 礼泉县| 当阳市| 通河县| 新晃| 闵行区| 托克逊县| 呼和浩特市| 工布江达县| 廉江市| 福贡县| 久治县| 镇安县| 广河县| 德安县| 磴口县| 革吉县| 辉县市| 河源市|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