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guage: English
- 信托或公司服務提供者牌照編號: TC001160
據報道,回顧香港金融市場在最近20年的發展,前任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表示,從貨幣穩定、金融安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這三方面來衡量,香港的成績“有目共睹”、“令人滿意”。他寄語當政者宜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加大力度鞏固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把握“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貨幣穩定方面,本港在過往20年期間,曾先后經歷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01/02年科網股爆破、03年SARS疫癥和負資產問題,以至07/08年金融海嘯等重大危機,其間本港的貨幣大致保持穩定。不過他指出,貨幣穩定日后仍有風險,當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日漸提升,資金流入流出港元的規模加大之時,會否令貨幣穩定變得難以處理,或是影響貨幣穩定的風險上升,值得當政者留意及研究。
香港金融應做大做強
至于金融安全范疇,任志剛提及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導致本地“雷曼迷債”投資者受牽連一事,他謂事件是否影響金融安全實屬“見仁見智”,因為問題是由美國的金融機構帶入香港,惟本港銀行及相關監管機構在產品風險披露是否做得足夠,則有檢討余地;但整體而言是“瑕不掩瑜”,而大部分投資者最終亦能獲得賠償。
談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任志剛形容香港現時的地位相當穩固,但仍需加大力度鞏固。正如他在2012年透過香港中文大學發表,題為“香港貨幣體制的未來”學術研究文章中指出,在中國與境外的資金可自由融通之前,宜將香港金融市場“做大做強”,令其角色變成不可或缺,以免被“邊緣化”。
如要將香港金融市場“做大做強”,任志剛說“仍有空間”。不過他多次強調,自己于2009年退休之后,堅持“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故具體方案要留待當政者處理。從理論層面出發,香港的角色是為內地與境外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由于內地資本項目仍有管制,資金從內地走出去需要政策配合,故香港可加強與內地溝通,配合內地的風險管理,以取得內地信任,盡量擴闊資金融通的三大渠道:即證券市場、銀行、債券市場。
整體局勢對本地有利
展望未來,任志剛表示,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可謂“得天獨厚”,整體局勢對本港有利,尤其是如能把握“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機遇,令香港成為“一帶一路”項目的資金融通平臺,前景將相當樂觀。他解釋說,“一帶一路”沿綫國家的發展相對落后,惟當地居民的儲蓄率高,發展潛力深厚。
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于政綱內提出,擬成立“金融領導委員會”,定期審視國際金融形勢,加強香港在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力,任志剛期望這個委員會“可以做到嘢”。至于他會否加入下屆政府,任志剛表示“不會回答”,又指組織工作團隊是新一屆政府的工作,他“幫得會幫”,惟不代表會加入。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金管局一直致力維持金融及貨幣穩定,為經濟及市場發展提供良好基礎。此外,金管局亦樂意聽取各界對金融發展發表的意見。
最難忘面見朱熔基總理
由1997年回歸到2009年煺休,任志剛在這十多年期間,經歷大大小小的事件,遇見各式各樣的人物。若要數最難忘的人物,他首推前國務院總理朱熔基,難忘雙方握手之時,感覺朱熔基之手“握落去好似棉花般柔軟”。
憶述入市打大鰐
在1997至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香港亦難獨善其身,政府最終決定入市干預“打大鰐”,任志剛說“當然難忘”。他謂自己一向信奉自由市場,政府最終要入市干預,感覺“有如被一個信任的朋友背叛”。
經此一役之后,他說明白沒有十全十美的市場,以及不能墨守成規,及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旦市場失效時要採取補救措施。
盡管有此經歷,任志剛指自己的信念始終沒有改變,仍然堅信要以市場作主導,因市場對分配貨幣最有效益;不過,現時的心態變得較為實事求是,“不會盲目說市場就是好”,因為金融市場上有部分機構是只求自己利益,不是為大眾服務,故遇上市場失效時要撥亂反正。
?注冊香港公司的好處多,設立公司流程簡單,成立公司費用少。
注冊英國公司成為全球商人們的熱地,速度快、流程簡單、費用低。
設立納閩公司可以達到稅務減免、股權保護、資金運作流暢等優勢。
注冊開曼公司無限制貿易發展,無外匯管制,無需申報或繳納稅項。
BVI即英屬維京群島,優勢:免交離岸貿易稅、保護受益人身份。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市場機制和最大的消費市場。
塞舌爾特別執照公司(CSL)為您定價轉移建立良好的商業實質。
馬紹爾公司有助于國際貿易、證券買賣、信托及財產投資計劃等。
作為世界金融中心,新加坡成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個有力跳板。
阿聯酋是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出口國。外匯自由,匯率穩定。
可使用中英文公司名稱,允許遞交中英文的公司章程到政府公司注冊處。
了解海南自貿港公司注冊、年審、做賬、報稅、審計等工商會計財稅
瑞豐專業代理上海、天津、福建、廣東等中國自貿區公司注冊。
瑞豐德永集團直接代辦全球近30個屬地的離岸公司注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