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5月20日電 內地資本市場不斷開放,[德國公司注冊]金融改革持續,內地業界預料,未來5年至10年,將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旗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2015亞洲年會20日在香港舉行,內地多位商品交易和證券交易界人士在年會論壇上,討論了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商品交易和證券交易的發展。
廣發證券董事長孫樹明在論壇上表示,內地市場直接融資的比例低,但投資結構已經不斷發生變化,外國投資者應重新評估內地市場。
他指出,中國居民財富的配置正在改變。以前內地居民多投資在房地產市場或銀行理財產品,但隨著銀行產品的收益率下降,加上內地自去年開始減息,內地居民的財富配置未來將更多投放在資本市場。目前內地可投資的資產達到100萬億元人民幣,若資產逐步轉移至資本市場,將是很大規模。未來5年至10年,將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
大連商品交易所理事長李正強表示,過去一段時間內地股票市場很熱鬧,股市指數和交投量都不斷創新高。其實期貨市場表現也不錯,過去一年行業產品變得更豐富,業務范圍不斷擴張,同時并積極探索風險管理制度和場外市場發展。
鄭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長張凡表示,[注冊百慕大公司]去年以來內地期貨市場表現不俗,鄭州商品交易所今年首4個月的成交量已超過去年上半年的成交量。內地經濟轉型改革,市場機制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原來一些國家定價的商品,在政策調整后,價格波動加大,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市場對期貨商品的需求隨之上升。再加上技術完善,商品交易時間大大減少,成交效率提高,吸引了更多投資者參與。